在湖南益阳,虾子起拱是一种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被列入了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种活动一般在春节、元宵灯会时出动,是一种大型游艺竞赛活动。虾子起拱的巨虾由竹木为架,彩布为衣制成,长度一般在30米以上,最长可达60米。表演时,由大鼓大锣伴奏,众多人共同操作,将虾头与虾尾同时高高掀起,场面十分壮观。两队竞赛时,以虾身立得直、竖得久者为胜。
而在其他地方,虾子可能也有着不同的风俗和象征意义。例如,在一些地方,虾子可能被视为富饶和繁荣的象征,因为虾子在水中繁殖力极强,代表着生命的繁荣和丰收。此外,虾子在一些地方也可能被视为美食,有着独特的烹饪方式和食用文化。
主料:基围虾半斤,荸荠10个。
配料:姜,葱,香菜,盐,葵花籽油,麻油适量。
步骤:
1.将虾洗净,并去虾头及内脏;
2.荸荠去皮切片,姜切5片,葱和香菜洗净,葱切段;
3.用开水将生米煮至七成熟时,放入姜片、马蹄片;
4.煮至粥九成熟时,放入虾及葱,少许葵花籽油,再煮约3分钟,放入香菜及盐,起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