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豫亭,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
笔名鲁迅、源于革命。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毛泽东主席评价鲁迅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作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人。
鲁迅生前所创作的未结集出版的杂文作品死后由蔡元培、许广平等整理出版纳入第一版鲁迅全集中,然而时间仓促,难免遗珠,1948年、1952年唐?又整理出版了《鲁迅全集补遗》、《鲁迅全集补遗续编》,这些文章后以不同分类方式纳入各种版本的鲁迅全集之中,在这些全集中对这些文章总集所取名目颇多,以下皆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所取名为准。
据统计,鲁迅先生著作共约有700多篇,鲁迅总共翻译过14个国家近百位作家200多种作品。
1.《社戏》所描绘的,“实是作者心中理想”的故乡图景。
理想中的故乡很美,是美好的回忆。
而《故乡》中所描绘的是现实中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很残破。
2.《社戏》可说正是对于故乡之梦的具体描绘,蕴含其中的是对故乡的一腔挚爱。
可看到作者对往事的深情追念,依依惜别,还可看到活泼好动,充满稚气、朝气的早年鲁迅。
但是《故乡》中,鲁迅对故乡更多的是一种感伤、思考,探究故乡乃至中国的“路”在哪里。
3.《社戏》对故乡表现出的是一种向往、眷念。
而《故乡》表现出的对故乡的感伤和思考。
范爱农是中国普通知识份子的一个代表,而且是不得志的,而鲁迅认为范爱农的死和自己有关,范爱农经常说“有一天收到一封信,打开一看是鲁迅叫他去北京工作”,而鲁迅却没有给范爱农写信叫他,一直到范爱农死去,鲁迅对于范爱农是有一丝丝愧疚的。
范爱农这个形象太典型又太平凡,亢奋与激烈,卑微与渺小。
使得鲁迅对其之态度不得不一易再易。
愤怒也是自责,同情亦为自怜,而对范君死前的潦倒与死之惨象隐隐的懊悔,则多少透露了一种忏悔和祭奠,对那些不愿苟活而怀着激烈的爱国热情的战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