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线虫:广谱鱼饵,其优势在于续窝性极佳,特招鱼,又腥又嫩,凡鱼皆喜食,无愧于荤饵之王的名号。此饵是冬、春江钓的首选之饵,亦是对付鲤鱼的首选之饵。缺陷是逗小鱼,再就是远抛性不佳。
2.孑孓:糠灰伴孑孓。此饵流行于成都的河流地区,别名"十里香",可见孑孓的诱鱼功夫了得。施钩于缓流水,对付黄颡等有奇效。与线虫的功效类同。缺陷是上饵操作复杂,一般人难于掌握上孑孓饵的要领。
3.肉蛆:仅次于线虫。肉蛆的特点是腥香、绵实,远抛近投皆宜,是清水期放流钓的佳饵。此饵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质轻于水,漂浮性极好,是钓漂鱼的首选,亦是钓青鲅、白甲、岩鲤的首选。
4.蚯蚓:广谱鱼饵,亦称万能鱼饵。冬、春水清,宜用红蚯蚓钓有鳞鱼,夏、秋水浑,宜用江边的黑蚯蚓钓无鳞鱼。黑蚯蚓钓小黄,适口性很好。
除了贝壳,江水里还有大量的水生生物,如鱼、虾、蟹等等。这些水生生物是江水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们深受生态平衡的影响。
此外,江水里还含有溶解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这些物质是水生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同时,江水中还会存在些微的微生物、沙子、泥沙等沉淀物,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江水的水质和生态系统的健康。总之,江水里的成分是复杂而多样的,也是人类生活、生物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
上甘棠村位于江永县城西南25公里的夏层铺镇。汉武帝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在上甘棠设置谢沐县治,属苍梧郡,历经700余年,至隋文帝开皇9年(公元589年),撤谢沐县,与营浦县合并设永阳县,县治搬离上甘棠。整个村落依山傍水,座东朝西,东靠屏峰山脉,村前环绕清澈的谢沐河,形成极好的风水闭合。上甘棠村民居大部分为晚清建筑,高大的风火墙,严整的纵深布局,考究的中轴对称,大面积的青水墙面,冠以起伏变化的白色腰带,缀以门庐、漏窗,上房屋四周突起的马头墙,具有典型的湘南建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