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风俗的演变
时间:2025-05-13 02:36:26
答案

风俗是指在特定区域、特定时间,由某一社会特定群体所共同遵循和实践的传统礼仪和习惯。风俗的演变受到历史地区、宗教、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长期的变迁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独特特色的习俗和风情。

比如在中国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和食品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一些老的风俗在持续演变中不断更新,同时一些新的风俗也不断涌现,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更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

风俗的演变
答案

1、以前见到长辈要先行礼(磕头),现在因礼数怠慢,就只要问好就行了。

2、在最初,中国人认为短衣窄袖的“夷服太觉不类”。但是,曾经崇尚宽袍大袖的国人很快就认识到西式服装简洁、灵活、方便的特点,就改装了。

3、以前妇女地位低下,要先让丈夫吃完饭才可以吃,而且不能入学,可现在男女平等。

4、春秋时期,男子20加冠,女子16及笄,即可结婚,可现在要等到27、28时。

风俗的特点
答案

风俗习惯具有以下多种特点

多样性:风俗习惯因地域、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而表现出极大的多样性。自然条件的差异会造成行为规范的不同,这被称为“风”;而社会文化的差异则导致行为规则的变化,这被称为“俗”。例如,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如满族、朝鲜族等,它们在语言、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自己特有的风俗。

集体性:风俗习惯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它体现了一个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种集体性也被称为社会性,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民族性:风俗习惯总是在特定的民族中产生和发展,并以一定的民族文化形式表现出来。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这也是民俗的重要属性之一。

阶层性:在社会的不同阶层中,即使是同一民俗行为,也可能因为经济支付能力和地位权势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这种阶层性体现在物质支配能力上,而不是信仰上的实质不同。

普同性:尽管风俗习惯具有多样性,但在一个民族内部,某些风俗习惯是普遍共享的,这种普遍性使得风俗习惯成为维系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风俗习惯是一个社会文化区域内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或民族的文化特色,也是社会成员共同认同和遵循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一个社会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

推荐
© 2025 龙凤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