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寺庙之一,同时也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最有名的国宝是唐代的“感通灵感塔”,它是一座十三层的石塔,高约50.5米,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珍品。塔身上雕刻着佛教故事和经文,每一层形态各异,线条流畅,造型精美,是古代石塔中的代表之一。此外,潭柘寺还收藏了不少珍贵的文物,如唐代的“七佛会图”、地藏菩萨木雕像等,都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国宝。
潭柘寺内拥有多个国宝级的文化遗产,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万佛塔”。这座古塔建于北齐时期,高约23米,以砖木结构建造,塔身共分7层,每层都有佛龛,内部陈列着大量的佛像和文物。万佛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之一,被誉为“中国砖塔的鼻祖”和“宝塔之冠”,不仅是古代中国工艺和建筑技术的杰出代表,更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
潭柘寺有两件闻名京城的宝物,分别是石鱼和宝锅。
石鱼长约三尺,宽近一尺,重达一百多斤,远看似铜,近看是石,通体黝黑发亮。用木槌敲击石鱼的不同部位,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如同敲击金石一般,且音阶各异,十分悦耳,犹如乐器。关于石鱼的由来,有一段神奇的传说,据说,石鱼原是南海龙宫的宝物,后来南海龙王将其进贡给了玉皇大帝。
宝锅的传说较多,其中一个说法是,此锅可以一次煮粥10石,16个小时才可以煮熟,煮好的粥黏稠并且很香。
此外,潭柘寺还有一棵千年银杏树,相传这棵树种于唐朝贞观年间,距今大约有1400多年的历史。到了秋天,满树的叶子变成金黄色,如密密麻麻、漫天飞舞的黄蝴蝶,美丽而壮观,它成为潭柘寺一大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