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开国皇帝,他对南方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政治方面:孙权通过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手段成功统一江东地区,为东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经济方面:孙权大力发展江南、浙江、福建、江西、广东等地区的经济,使这些地区成为南方经济崛起的起始,为衣冠南渡奠定了基础。今天南方经济的繁荣,孙权功不可没。
- 军事方面:孙权在赤壁之战中率领东吴军队击败曹操的大军,保卫了江东地区。此后,他还多次出征北方,与曹魏进行战争,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胜利。
- 文化方面:孙权注重文化教育,支持学术研究和文化艺术的发展,为中国历史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 民生方面:孙权实行减轻赋税、兴修水利等政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同时,他重视官员的选拔和管理,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官僚体系,为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很好
孙权定都建邺后,为了巩固城防的需要,在秦淮河的入江口修建了石头城。南京“石头城”的别名由此而来。早期的建业城并没有城墙,仅有竹篱笆,后来夯土筑墙,而城门也还是用竹篱编成。
当时虽然物质材料比较匮乏,但是整个城市的规划还是井然有序的。它仿造了吴王阖闾的吴城,分宫城和都城两重,无外 郭。宫城在都城的中间偏北,约占总面积的1/4。其核心为太初宫,南宫、苑城和西苑分别为宫殿、花园和卫队驻地。宫城的南门为宣阳门,(位置大概在今天的 南京市城区的中心新街口)出宣阳门向南至朱雀门,大约是5里,这段路就是“苑路”,也就是皇帝的专用通道。两边有水沟排水,再两边就是一般人员通行的道 路。在这条大道两旁是中央官署和部队营房。朱雀门外就是秦淮河,河两岸就是居民区和商业区了。整个都城“周二十里一十九步”,规划得井井有条。后来的六朝 基本上都是延续了这样的城市布局。
孙权应该称夏侯惇为“夏侯将军”或者“夏侯大将军”。在三国时期,将军是一种非常高贵的称号,往往只有受到皇帝信任的高级武将才能拥有此称号。夏侯惇是曹魏时期的名将,曾经在许多战役中表现出色,而且曾于赤壁之战时被孙权俘虏,这使得孙权在其面前有一定的威望和尊敬。因此,孙权称呼夏侯惇为“夏侯将军”或者“夏侯大将军”既能彰显其威望和尊敬,又能展现出孙权的权威和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