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
邊bian
边[biān]
1.(形声。从辵(chuò),臱(mián)声。本义:山崖的边缘)
2.同本义
边,行垂崖也。——《说文》
3.边境
其在边邑。——《礼记·玉藻》。注:“九洲之外。”
4.旁边
边,方也。——《广雅》
5.尽头
如:无边;无边无际
6.边区的省称 。
如:边府(边区政府);边币
7.方位词的后缀
故垒西边。——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又如:东边;西边;后边;前边
邈视,汉语词语,读音miǎo shì,意思是藐视。
解释
(1).远视。
(2).藐视。[1]
出处
宋·狄遵度《石室赋》:“杰立西土,邈视千秋。”
明·汤显祖《和尊言赋》:“微言邈视,复息其所。”
《朱子语类》卷一三○:“不观荆公日録,无以知其本末,它直是强辩,邈视一世。”
宋·吕祖谦《东莱先生左氏博议·鲁为班后郑》:“气吞诸侯,邈视王爵。”
《再生缘》第十三回:“啊!忠孝王呀,我郦明堂岂是被尔邈视的。”
1、邋的笔画为18画,笔顺依次为:撇点、撇点、撇点、竖、横折、撇、点、横、竖提、点 、点、竖提、点、点、斜钩、点、横折折撇、捺。
2、“邋”字读音为“lā”,指人行走时头上的长发、身上的衣服没有打理,拖拖拉拉地在身后随行,好似拉着头发和衣服前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