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资源类:气象局,地震局,生态环境执法大队,自然资源综合执法大队,自然资源局下属的土储中心等。
2.经济类:银保监局,供销社,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易地安置中心,财政局的财评中心、采购办、编审中心,社保管理服务中心,医保管理服务中心、财政国库支付中心等。
3.数据类: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队,市统计局下属的普查中心。
4.各类综合执法队伍:文化旅游综合执法大队,旅游监督所,住建质监站,交通执法大队等。
5.培训教育类: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考试中心。这类单位行政人员都是参公编制。
6.历史档案类:档案局,党史和地方史研究办公室等。
7.生命健康类:卫健委下属的疾控中心。
9.群团类:社科联、文联、侨联、残联、红十字会、贸促会等。这些单位的机关行政人员是参公,其下属单位则不一定。
不是,是编制人员。参公人员其本质还是事业人员,其事业编制类型仍然是事业编制,只不过是参照公务员管理!公务员必须要实行公务员登记,参公人员也要进行参公登记;公务员实行年度考核,参公人员也参照公务员实行年度考核;公务员实行阳光工资,参公人员也如此。并且参照公务员相应定为科员、副主任科员等公务员才能有的职位,在工资待遇上跟同级别的公务员一致。
参公单位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一般群团组织和行政执法单位都属于这个性质。群团组织如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科协、工商联等属一类参公,机关行政编制。政府部门下属的行政执法队、所等属二类参公,一般是事业编制。一类参公和公务员待遇调动没有任何区别。总体上,在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选择参公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一类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