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学舌”这个成语出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中的故事,原文是“八哥能言人语,谓人曰‘你是个和尚!’和尚莫喜之。八哥又曰:‘你是个婆娑!’和尚怒,以拂扇击之,八哥遂死。后人谓能模仿别人说话者为‘八哥学舌’。”
“八哥学舌”比喻模仿别人说话,有时候带有讽刺、嘲笑的意味。
南方有一种叫作“八哥”的鸟,人们捕捉到它后,便教它说话。时间长了,八哥渐渐就能模仿人说话了,但也只能模仿几句而已,从早到晚所说的来来回回只有那几句。
院子里的树上有一只蝉不停地鸣叫,八哥听了便笑 话它:“蝉哪,你的声音太难听了,不像我可以模仿人说话!”这只蝉听了八哥的话,便笑着说:“八哥呀,你能模仿人说话,这的确很厉害。但是你说的话没有一句是表达自己心意的,哪里比得上我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心声 !”
听了这话,八哥惭愧地低下了头,从此再也不模仿人说话了。
八哥学舌又叫“鸲鹆学舌”,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八哥学舌主要讲了八哥把会学人说话作为资本在鸣蝉面前吹嘘反被教育的内容。八哥学舌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一味地去模仿别人,应该勇于表现自己,大胆发出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