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母一般是因为两家人感情融洽,有意结为亲戚,但这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亲属关系,只存在于风俗习惯的,公序良俗中,彼此没有抚养赡养救助义务,继母是指父亲续娶的老婆,是法律意义上的拟制亲属关系,如你未成年,她对你有抚养义务,你被她抚养后,如她年老,没有独立生活来源,你对她有赡养义务,而所谓的义母则没有以上的权利和义务。
义正驱红夷,统一铭青史指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事件。
郑成功是17世纪著名的抗清名将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世称“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
1661年(清朝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 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荷兰侵略军听说郑成功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恐。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今台湾东平地区)、赤嵌(今台南)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郑成功船队登岸。郑军乘海水涨潮将船队驶进鹿耳门内海,主力从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并切断了与台湾城的联系。战斗中,侵略军以“赫克托”号战舰攻击,郑成功一声令下,把敌军紧紧围住,60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赫克托”号击沉。与此同时,又击溃了台湾城的援军。赤嵌的荷兰军在水源被切断,外援无望的情况下,向郑军投降。盘踞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负隅顽抗,郑成功在该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
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这场战争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台湾的经营,开启了明郑政权对台湾的统治。
战争的最后取胜离不开郑成功的战术指挥,他拥有坚强的领导能力、决策力、高超的军事技术以及充足的战斗经验。在战略上,他选择在海上攻击台湾,而没有选择从陆地进攻。从海上进攻可以避免遭受敌军的两面夹击,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得到充足的粮食、弹药和援军的支援。在战术上,他采用围城打援的策略,先让敌军以为他要攻击赤嵌城,然后再出其不意地将主力部队移到禾寮港登陆,从背后进攻赤嵌城。他还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地形优势,以海战和登陆战相结合的方式打击敌人。
这场战争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和荷兰两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也标志着中国和台湾的关系更加紧密。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为台湾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还在台湾创立了三个“国”,即“东都”、“东宁”、“东藩”,开始了中国政府对台湾的统治。
有区别,在某种意义上干妈有沾亲代故之谦。为什么这样说呢?在我们十堰称呼姐姐的婆婆或者嫂子弟媳的母亲叫干妈。也有妈妈的闺蜜叫干妈,所以干妈是亲戚。义母是指没有任何亲戚关系。只是和父母有结拜关系或者有世代结交很铁的朋友关系,所以这样让孩子们互相称呼对方为义父义母。主要目的是巩固和加強两家关系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