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御前是日本平安末期人物,源义经之爱妾,当静御前怀孕后,怀疑弟弟源义经谋反的源赖朝说,如果生的是女孩就不杀,如果是男孩杀无赦,最后静御前生下的是一个男孩,随即就被遗弃了,源赖朝的老婆同情静御前,于是就允许她离开了镰仓,静御前回到京都。
1189年,静御前和自己的侍女路过一座桥的时候听说自己的丈夫已经在一场战争中自杀了,死前源义经还把自己的正妻、长女都杀了。
这时候静御前万分悲痛,为了悼念自己丈夫的亡灵,静御前在当地的高柳寺削发为尼,过着青灯残烛的生活。
1189年9月,静御前得病而死,年仅22岁,她的侍女将他埋葬在了高柳寺旁。
渭河河道西安段。
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横跨甘肃东部和陕西中部,主要流经今甘肃天水、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干流全长818公里,流域总面积134766平方公里。
满族,原称满洲族,之前亦称为满民、满人等,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满族历史悠久。其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中国史籍中所记载的肃慎人。肃慎人生活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东临大海。到了周武王与周成王时,史书上曾记载他们进献过“楛矢石始砮”。在中国以后的史书中,肃慎即被称为“挹娄”。公元7世纪末,因为战乱一部分靺鞨人东迁,后定居于松花江上游、长白山之北,建立了“震国”,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自此以后便以“渤海”为号。渤海国被灭以后,黑水靺鞨向南迁移,《辽史》中契丹人称其为“女直(女真)”(《辽史》称“女真”为“女直”是为避辽兴宗耶律宗真之讳)。此后靺鞨这一称谓便被“女真”所取代。